苏岩礁“巨型建筑”为我国部署黄岩岛提供新思路!
随着中国近海战略的持续推进与深化,曾被韩国非法侵占占长达24年之久的苏岩礁,现已回归中国实际管控之下。中方于该海域一次性部署了三座被韩媒称作“巨型建筑”的大型设施,此举彻底粉碎了韩国妄图独霸该区域的野心
反观菲律宾,不仅侵占了我国南沙7岛,还屡屡前往我国黄岩岛、仁爱礁、铁线礁等南沙岛礁挑衅,我国目前虽无意吹填黄岩岛,但必须有所行动,来灭灭菲猴的不轨之心。近日,随着我国两艘科考船前往黄岩岛潟湖,我国终于要在黄岩岛有动作了!
回溯至2000年,韩国便在苏岩礁南侧非法搭建了一座高达76米、重达3600吨的钢结构平台,该工程耗时两年方告完成。此后,韩方以“海洋科研”为幌子,长期派驻人员值守,实则是对苏岩礁进行变相侵占。2013年11月,中国正式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将苏岩礁明确纳入管辖范畴,并启动常态化巡航行动。
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在任何争端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援引最新商业卫星图像报道,中国在黄海中部新建的一座大型海上平台已接近完工。该建筑是一座规模更大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位于青岛东南约185公里、靠近苏岩礁的争议水域内。
据斯坦福大学SeaLight项目负责人雷·鲍威尔分析,该平台长约100米,宽约90米,面积接近标准足球场,高出海面约50米,配备三根大型桩腿和升降系统,可由拖船牵引机动、自主定位。
中国在东海中部海域修建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不仅是对自身主权和权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尊重与遵循。
我国在苏岩礁部署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一项合法且稳妥的举措。该区域属《中韩渔业协定》暂定水域范围,中方有权开展渔业相关建设。与韩方非渔业用途的直升机平台不同,我方的设施完全符合规定,不构成军事威胁,也无需韩方同意,是正当行使自身权利的表现。
韩国76米高的铁架子已坚守了24年,我国在苏岩礁的动作也为南海岛礁的收复提供参考!黄岩岛、仁爱礁、仙宾礁、半月礁、甚至琼台礁、万安滩等优势岛礁都可以照此进行!
南海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不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久以来都是地缘战略竞争的焦点区域。黄岩岛,这座宛如等腰三角形般的环礁,静静矗立在南海东北部,距离菲律宾西海岸仅220公里之遥,是南海通往太平洋的关键门户,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倘若在此处部署雷达、声呐等监测设备或是军事设施,便能如同在战略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有效监视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动向以及太平洋舰队的行动轨迹,从而形成“一岛掌控两大洋”的强大战略优势。
2024年11月10日,中国官方正式对外公布了黄岩岛的领海基点和基线,这一举措意味着黄岩岛在法律和行政管理层面彻底终结了争议状态,全面归入中国主权管辖之下。黄岩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此次公布基点和基线进一步以法理事实巩固了这一地位。
黄岩岛地处中沙群岛与菲律宾之间,距离菲律宾本土仅约240公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随着基线的划定,中国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黄岩岛及其周边岛礁开展填海造岛、建设各类设施等活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部署海上防卫力量。这一行动不仅显著增强了中国在南海北部的战略布局和影响力,同时也对菲律宾起到了战略上的警示作用。
菲律宾对黄岩岛的觊觎不会停止,中国在苏岩礁设置“自升式钻井平台便可以率先在黄岩岛推广。大量中国“渔民”的合理合法进驻黄岩岛,我国对黄岩岛才能有效的掌控。随后就可以安排吹填黄岩岛,将黄岩岛打造成南海明珠岛屿。安排常驻人员,进驻黄岩岛,才是长久之计!
8月18日,菲律宾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中国第二艘科考船“珠海云号”已驶入黄岩岛海域,且疑似在礁盘北侧抛锚停泊。与此同时,早前数日便已抵达该区域的另一艘中国科考船“向阳红10号”仍在附近作业,并于当天再次现身于潟湖入口处。由此看来,黄岩岛周边目前有两艘中国科考船同时在执行任务,且这两艘船均处于关键海域。
“向阳红10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一艘1.3万吨级大型综合科学考察船,尽管它不具备破冰功能,但拥有出色的续航能力,能够持续航行60天之久,并曾参与过早期的极地科学考察任务。近期,该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进行活动,这引发了外界的猜测,有观点认为中方可能正筹备填海工程。尽管这种猜测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另一艘船只的抵达,局势或许将迎来新的变化。国家可能正优先考虑推进更为实际且高效的新项目,旨在更迅速地实现对黄岩岛的有效管控与保护。
珠海云号作为全球首艘同时拥有远程遥控(DRM)与自主航行(ASV)功能的科考船,被赞誉为“无人母船”。该船吨位达2100吨,续航能力可至8000公里,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远程智能无人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工作。
就当前形势来看,黄岩岛在短期内实施大规模填海造岛工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究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水下地基深度较大,若要开展大规模填海造岛作业,工程规模势必极为庞大。虽说从技术角度而言具备可行性,但大规模的取沙挖泥行动极有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基于上述种种因素,笔者更倾向于大力推进“深蓝二号”这类大型智能养殖网箱的部署工作。“深蓝二号”由山东青岛造船厂匠心打造,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行列。该养殖网箱的养殖水体规模高达9万立方米,具备全潜运行的能力,还可为10至50人提供长期居住的场所。它还专门配备了直升机平台以及补给接口,集智能养殖、人员驻守、实时监控和物资补给等功能于一体。这类设施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还能切实增强海上巡防力量。将其合理布设在黄岩岛周边,既能有效阻隔外部的侵扰,又能搭载无人侦察系统,达成对周边海域的早期预警。倘若未来启动填岛工程,这些养殖网箱的结构还可作为基础构件加以利用,进而进一步节省建造成本。
当前,我国在南海面临的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复杂。若黄岩岛相关部署取得成效,其经验或可延伸至琼台礁、万安滩等争议区域。应持续推进此类创新实践,为维护南海权益开辟更广阔的战略路径。